诚信为本,市场在变,开云体育
公司按照“立足武汉,走向全国”的原则,强化“两纵两横”的积极稳健发展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加强提升水务环保全周期综合竞争能力,全力打造“投、建、管、运”一体化的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供应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污水处理设计能力330.76万吨/日(含委托运营规模1.82万吨/日),其中,武汉市内污水处理业务产能321万吨/日,武汉市外污水处理业务产能9.76万吨/日(含委托运营规模1.82万吨/日);自来水生产设计能力130万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污水处理量94,970.93万吨,同比增加1,989.12万吨,增幅2.14%;供水量31,318.83万吨,同比增加934.97万吨,增幅3.08%;水务工程收入82,416.43万元,同比增加81,585.65万元;长江隧道通行车辆2,300.73万辆,同比减少6.7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387.10万元,较计划减少12,298.90万元,其主要是受需求缩减影响,污水处理量及工程业务量未达预期造成;营业外收入2,854.44万元,营业成本230,997.0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510.29万元,净利润344.0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5.76万元,较计划减少4,041.24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上期公司全资子公司排水公司下属沙湖厂相关土地及地上建筑物被市土储中心有偿收回,公司确认相关资产处置收益;二是应收款项回收周期较长,信用减值损失相应增加;三是汇率变动,汇兑损失增加。近年来,污水处理行业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陆续下发,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向具有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精细化模式转变。从城市水环境系统的整体治理需求出发,合理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有针对性地确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出水标准成为未来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重要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污水处理项目已开始延伸到以管网、污水处理厂、河道、岸线景观等组成流域环境单元的“系统模式”,同时与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增量提质发展的新契机。未来,为实现环保基础设施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将朝着“规范化”及“乡镇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有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国民经济及城市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报告期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2月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稳投资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出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等四条发展目标,水务工程建设已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未来,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全面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将势在必行,水务工程建设领域仍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在传统体制下大多数为地区自然垄断行业,总体来看,传统城镇供水市场趋于饱和,农村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市场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6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提高到88%,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市政公共设施智慧化改造、增加智能水务与终端等。未来,农村供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智慧水务建设将是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已经从建设期逐渐进入运营期,国内特长隧道的数量及里程均在不断增加,隧道运营业务对管理水平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未来,专业化隧道运营业务市场空间逐步释放,专业化企业运营将是必然发展趋势,采用特许经营方式也将成为隧道运营的重要模式之一。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污水处理、水务工程建设、自来水生产、隧道运营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核心业务情况如下: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污水处理业务的区域优势,向武汉市中心城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公司下属排水公司为武汉市主城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是武汉市污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根据其与武汉市政府签订的《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服务特许经营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排水公司自2012年4月25日起,获得30年污水处理服务特许经营权,对特许经营项目下各类城市污水收集、运输、处理等相关设施享有经营管理、运营维护和重置更新,在所服务区域提供合格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并获得合理服务费用的特许权利。武汉市政府方作为唯一买方在特许经营期内,向排水公司采购污水处理服务并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报告期内,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四期)于2022年12月30日完成土建工程,具备通水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排水公司下属黄浦路厂(10万吨/日)、二郎庙厂(24万吨/日)、龙王嘴厂(40万吨/日)、汤逊湖厂(20万吨/日)、南太子湖厂(35万吨/日)、黄家湖厂(40万吨/日)、三金潭厂(50万吨/日)、落步嘴厂(12万吨/日)、北湖厂(80万吨/日)等九座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11万吨/日,相应的自管污水泵站27座、自管污水收集管网204公里。除排水公司外,公司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拓展水务市场,通过公开市场招标、股权并购等方式,先后获得以下污水处理项目:(1)武汉市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根据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水务局签订的《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工程BOT特许经营协议》,该项目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期为21年,已于2018年开始投产运行。(2)湖北省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处理规模1万吨/日。根据与宜都市政府签订的《宜都市城西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BOT协议书》,该项目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期为29年,已于2019年开始投产运行。(3)湖北省仙桃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处理规模为4.5万吨/日。根据与仙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签订的《仙桃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合同》,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2020年12月,仙桃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经当地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于2020年12月12日转入商业运营。(4)黄梅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处理规模为1.08万吨/日,根据与黄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签订的《黄梅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协议》,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项目获批于2021年1月1日正式转入商业运营。(5)海南澄迈县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第一批18个村、第二批42个村),项目采用EPCO模式,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水务环境负责上述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营。截止至报告期末,18村项目接收行政村13个,设计处理水量0.21万吨/日;42村项目接收行政村22个,设计处理水量0.31万吨/日。(6)海南澄迈镇域污水处理厂项目,由澄迈县水务局将11座镇域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38万吨/日)委托给武汉水务环境,武汉水务环境负责上述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营维护,并收取委托运营费。截止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接收并获准运营项目内的10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已接收项目规模1.3万吨/日。(7)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处理规模为1.36万吨/日。根据与红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签订的《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8)海南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合计处理规模1.27万吨/日,PPP项目总投资200,965.65万元。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由澄迈县水务局发布的《中标通知书》。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增加12.33万吨/日(含委托运营增加0.97万吨/日),达到330.76万吨/日(含委托运营1.82万吨/日)。各污水处理厂经营稳定,共处理污水94,970.93万吨,较上年同比增加2.14%。此外,公司正在推进南太子湖厂等污水设施扩建项目的实施,未来随着上述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规模效应及区域经营优势。公司水务工程建设业务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工程公司和武汉水务环境开展。工程公司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城市园林绿化壹级等多项资质;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四标一体”认证证书,并于2012年通过了武汉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体系标准化评审,成为安全体系标准化达标企业。工程公司集用户工程施工、专业大型管道施工、大型场站施工以及水行业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和运维服务为一体,逐步成长为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领域的排头兵。截止报告期末,武汉水务环境作为公司高新科技企业,已共计获得23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及1件发明专利,与工程公司形成在水务施工建设业务领域差异化协同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水务工程板块收入82,416.43万元。公司自来水业务产品为市政自来水,经营区域在武汉市汉口地区。下属宗关水厂、白鹤嘴水厂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30万吨/日,能够有效地满足服务区域内社会用水需求,居于区域主导地位,根据公司与市水务集团公司签署的《自来水代销合同》,公司将生产的自来水通过市水务集团公司的供水管网资源进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两水厂实现供水量31,318.83万吨,同比增加934.97万吨,增幅为3.08%。公司控股的长江隧道公司是武汉长江隧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是武汉市大型隧道投资、建设和运营单位。报告期内,排水公司继续拥有武汉市主城区的特许经营权,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拥有独家从事排水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的权利;公司所属宗关、白鹤嘴水厂供水能力占武汉市汉口地区自来水生产9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区域垄断地位。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内特许经营及区域垄断为公司供排水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公司依靠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通过深入参与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治理等项目,搭建起了“厂网一体、区域一体、流域一体”运营管理体系,能全面系统化满足区域水环境安全、城市运行安全、水资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的业务需求,拥有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厂网一体化运营,提供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能力。公司以水务工程公司工程项目建设为基础,结合公司污水处理、供水、污水及污泥资源化、绿色能源等业务经验向环保上下游产业链业务进行延伸,通过将传统水务行业与绿色业务结合项目经验,能有效发挥公司投资、工程、建设、技术支持与咨询、生产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链协同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环境综合治理解决方案,实现“投、建、管、运”一体化综合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武汉控股绿色产业分公司。该分公司成立后,公司可以在维持原有水务环保及水环境治理市场条件下,发展光伏发电、污水能源、污泥固废、中水回用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等衍生绿色产业链相关业务。通过将传统水务环保项目与绿色产业(光伏发电、污水能源、中水回用等)相结合,可以切实减少碳排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节能降费,降低经营成本。公司经过多年经营,持续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在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隧道运营等业务板块投资、建设和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行业经验的人才。公司通过加强人才任用和培养管理、完善内部培训系统、细化绩效考核以及岗位责任制度,不断提升公司整体团队运营和管理能力,为公司开展项目精细化管理及中长期其他细分产业的孵化和布局提前储备好了人才队伍。公司不断完善优化用人机制与用人流程,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秉承着“挖掘工艺潜力,立足生产实践,解决生产难题”的宗旨,公司重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持续与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水务环保和相关技术研发领域深度合作。公司下属排水公司及武汉水务环境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告期内获得专利授权合计21项。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动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优势。公司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节能增效、控制成本,保障各项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公司全面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人均生产量、能耗指标等关键综合性指标及总体运营成本控制能力持续优化提升;积极对标国际标准,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督和监测体系。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污水处理结算水量95,028.63万吨,其中排水公司结算价格为1.99元/吨,宜都水务环境结算价格为1.09元/吨,武汉济泽公司结算价格为1.07元/吨,仙桃水务环境结算价格为3.20元/吨,黄梅济泽公司结算价格为2.35元/吨,红安既济公司结算价格为2.26元/吨,实现污水收入178,187.50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61.57%。水务工程收入82,416.43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28.48%。自来水生产累计供水量31,318.83万吨,结算价格0.55元/吨,实现供水收入16,723.65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5.78%。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特别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污染防治与生态综合治理任务仍然艰巨。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国内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落实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报告期内,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政策,指引并推动了城镇乡村污水处理设施提级扩能,水环境系统治理及厂网河湖一体化和供排水一体化等综合治理项目逐渐增多,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污水收集管网更新及新建、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再生利用等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目前公共工程项目推进重点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向绿色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对供排水、交通、公共休闲等各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报告期内,国家住建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要促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水平;建设节水型城市,提高城市水利用效率;推进城市能源系统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等。“十四五”期间,交通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环卫系统、园林绿化系统、信息通信系统的主要发展指标都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品质化、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发展,以及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开云体育人文城市的目标,成为当前“新市政”建设的主旋律。未来,开云体育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整个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作为水务环保类公司,武汉控股按照“立足武汉,走向全国”的原则,强化“两纵两横”的积极稳健发展格局,横向上做大市场规模、拓展业务范围,纵向上积极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提升业务全周期综合竞争力,打造“投、建、管、运”一体化的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供应商。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89,387.10万元,较计划减少12,298.90万元;营业外收入2,854.44万元,较计划增加38.44万元;营业成本230,997.04万元,较计划减少13,741.96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76万元,较计划减少4041.24万元。2023年度,公司污水板块全年计划污水结算量为96,914万吨,供水板块全年计划供水量为30,870万吨,水务工程建设板块全年计划主营业务收入为81,904万元;预计营业收入294,720万元,营业外收入5万元,营业成本237,091万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万元。上述仅为公司2023年经营计划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也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自来水生产业务受源水水质影响,若源水水质出现恶化,可能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营,并给用水安全带来威胁。为防止因取水水源污染给公司自来水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公司将加强取水口附近水质监测力度,增加药剂投加设备,制订应急预防措施,并实施水厂工艺升级改造项目以保证自来水厂安全、优质供水。由于公司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业务受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管网折旧、工艺改造、电价上涨、客户需求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加之持续增长的用水和污水处理需求,以及适应国家对环保行业日趋严格的监管标准,公司需加大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并产生相应的建设成本支出,可能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目标实现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污水处理价格调整有严格规定,在经营成本上升时,公司应当依法依规按程序提出调价申请,通过业主审核后才能调整价格。实际操作中由于流程或其他因素导致项目调价不及时,存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为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公司在药剂采购时,紧密跟踪市场价格走势,采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的方式,以保证采购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在组织生产运营时科学调度,加强精细化管理程度,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充分利用供电价格峰平谷时段,尽最大可能降低综合电费成本支出。为降低调价不及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公司将依据政策及市场动态积极推动自来水调价程序,同时与污水项目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保证合同的及时履行,降低不及时导致盈利下降的风险。由于受北湖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竣工投运及应收账款结算周期影响,相关折旧及财务费用亦会相应提高,可能造成利润同比下降。为应对利润下滑风险,公司将严控生产成本,加强生产工艺管理力度,同时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全面推进应收款项的回收工作。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各项环保法规政策规范逐渐出台,针对污水处理企业的环保处罚力度提高,相关企业处理出水标准提高,污水处理企业面临大规模提标改造压力,生产经营成本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为防止因进水指标波动对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产生影响,公司将加强进水水质检测力度,增加药剂投加设备,制订应急预防措施,防止医疗废水等对污水处理系统产生影响。为避免污水厂尾水水质超标,公司对污水厂工艺过程控制及出水环节消毒管理增大投入,并制定了详尽的运行调度方案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以耗时短、质量优为工作目标,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工程施工对处理水量造成的影响,确保污水厂尾水达标稳定排放。公司长期以来经营稳健、财务结构稳定、无不良信用记录,同时也非常注意负债期限结构管理和销售现金管理。目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稍高水平,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充沛且保持稳定。但公司正在建设(含拟建)及未来收购获取的新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未来外部融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引发综合融资利率水平上涨,将给公司带来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为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公司将提前组织谋划,通过不同融资手段降低利率。另外通过系统规划资金需求,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成本,从而规避利率波动导致的融资成本增加。公司存量贷款存在因汇率变动产生损失的风险。为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汇率走势,适时利用相关金融工具,减少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水处理及自来水供应业务,属于市政公用环保行业,行业发展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政策导向性显著。目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管理体制与监管政策可能面临调整及落实,具有长期投资特性的公共事业投资面临政策变动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加强对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研究、分析,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巩固公司优势,主动与政府沟通,巩固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积极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前景方向好的环境服务产业。另一方面,进一步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应对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变更,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促使公司业绩稳步发展。PPP项目通常具有投资大、建设及运营周期长的特点,在外部政策环境、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延期、投资超概等方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和收益实现。公司将进一步规范PPP项目管理,加强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通过对项目技术方案、经济测算、实施模式、收益保障等进行谨慎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在风险可控、保障收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在污水业务方面,由于污水处理服务费结算回收周期较长,存在应收款项无法及时回收风险。为应对污水处理服务费回收风险,公司积极将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协商,全力配合水量及水质审核等工作,推进应收款项回收工作。
程序员福音!微软GitHub推出类ChatGPT助手Copilot X
已有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44亿股,占流通A股62.5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9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